阅读本文之前中股配资官网,诚邀您点击“关注”按钮,这样您就可以方便地获得我们未来的更新内容,也能参与到更多的讨论和分享中。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创作的动力源泉。
声明:本文内容参考了权威资料并结合了个人观点,文末已注明参考文献及相关截图,请读者知悉。
自1986年起,越南便开始效仿中国的经济模式,至今已经有38年的时间。从那时起,越南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增长。
到2016年,越南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2026.16亿美元,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,越南这个小国竟然跻身全球第43位。
越南模仿中国的成功经验,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美国加大对中国的打压力度,国际上开始炒作将制造产业链转移至越南,甚至有投资者预测,越南将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新中心。
尽管越南的经济发展迅速,似乎正在追赶中国,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,经过38年的经济改革,越南为何始终没有出现像中国的华为或比亚迪这样的本土品牌呢?越南的经济发展真的如外界所见那样强劲吗?
展开剩余84%越南的徘徊时期
越南曾经历了长时间的徘徊期。1969年9月,胡志明的去世使得越南在苏联和中国的关系紧张期间陷入困境,不知道如何维持与两个大国的关系。
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,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,这令越南感到极为震惊,认为中国已抛弃了它。此后,中越关系逐渐变得愈发冷淡。
最初,越南的领导人黎笋效仿苏联提出的“二五计划”,力图发展重工业。然而,由于缺乏足够的消费品和粮食,越南经济不仅未能发展起来,反而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。在黎笋执政期间,许多经济承诺未能实现,反而使经济倒退。
1986年,黎笋带着未完成的遗愿去世,权力交接给了亲华的阮文灵,他开始推行改革,吸引外资。
越南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引起了西方的关注,有人甚至称阮文灵为“越南的戈尔巴乔夫”。随即,越南也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,模式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极为相似,关闭了大量国有企业,迫使它们进入市场竞争。
在此期间,越南采取了类似中国的改革措施,放开市场、不再限制消费品价格,从而逐步活跃了市场。可以说,越南的很多改革措施都直接借鉴了中国的经验,甚至连中国的会议材料都曾出现在阮文灵的办公桌上。
1991至1997年,越南经济保持高速增长。然而,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,令人意外的是,经济基础薄弱的越南受影响较小,依然保持着经济稳定增长。
这一时期的金融危机反而为越南提供了发展契机。2000年,美国总统克林顿访越,推动了中越关系的升温,越南在处理中美关系时,真正开始“忘记过去,面向未来”。
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
越南的改革几乎是紧跟中国的脚步。其“两个一百年”目标与中国的发展规划非常相似。越南不断从中国的经验中吸取教训,借鉴中国的成功政策。
越南的模仿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在2000年前后,越南GDP年均增长超过7%。2006年,越南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,吸引了大量外资,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发展。
大量国际品牌纷纷将生产线迁至越南,像耐克和阿迪达斯便在越南设厂。从2014年起,由于中国加强了环保政策,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越南转移。
近年来,三星等电子厂商也在越南投资建厂,甚至投资达到6.7亿美元。2008年之前的十年间,越南的经济增长仅次于中国。
在发展经济的同时,越南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吸引人才。2015年,越南出台新版住房法,允许外国人购房,吸引了大量炒房客进入市场,进一步推动了越南经济的增长。
越南的经济进展令中国产生压力,尤其是制造业逐渐从中国转移,引发了国内产业大转移的讨论,很多人开始担心中国制造业的未来。
近几年,美国加大对中国的打压力度,很多在华外企开始担忧中断产业链,导致越来越多企业向越南转移。
2019年第一季度,越南对美出口盈余飙升45.5%,这一增长势头在多个领域延续,甚至超过了200%的增长率。越南的外贸成就让美国感到紧张。2021年8月,越南对美出口创历史新高,逼得美国启动了“301调查”来应对越南的崛起。
然而,虽然越南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,令人好奇的是,为什么越南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却未能培养出像华为、比亚迪这样的本土知名品牌呢?
越南对中国的依赖
华为在国际上已声名显赫,成为中国科技的代表,研发出领先世界的5G技术,进军手机和智能驾驶领域。比亚迪更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,其技术实力在电池和智能汽车领域遥遥领先。
除了华为和比亚迪,中国还拥有大疆、阿里巴巴等全球知名品牌。然而,越南自1986年开始模仿中国,却未能诞生出任何像样的本土品牌。
越南的Vingroup集团是该国首富创办的大企业,最初专注于房地产,后来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,并创立了VinFast汽车品牌。尽管VinFast在美国上市后大力宣传,但其汽车在海外市场销售不理想,主要依赖于东南亚市场。
值得注意的是,越南的汽车生产几乎全依赖进口零部件,且组装工作多由中国完成。
此外,越南无法独立生产许多基础材料,比如塑料袋和服装原材料,这些都需要从中国进口。即便如此,越南仍需依赖中国的技术和工程师来进行生产,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。
在2022年疫情期间,中国原材料的出口受阻,直接影响了越南的生产,很多工厂因此停产。2022年,越南的GDP增速仅为2.58%。
难以复制的中国模式
尽管越南模仿中国近40年,但始终无法复制中国的模式。一个重要原因在于,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为其制造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,消费市场成就了中国的经济发展。
回顾晚清的洋务运动,清政府曾投入巨资发展军事工业,但因缺乏内需,这些产业无法盈利,反而拖累了政府。如今全球经济高度发达,产能过剩,若没有强大的消费市场,任何行业都难以长期发展。
而越南缺乏这样的大规模消费市场,又缺乏完善的工业链条,因此难以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,甚至无法诞生像富士康那样的高科技制造型企业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